杨廷和心中满是失落,但还是强颜欢笑,恭敬地道:“在下明白。”</p>

谢迁拿出对后辈欣赏的态度,道:“若非叔厚入阁比你早,或许真该让你来继承首辅之位……奈何规矩就是规矩,老夫一辈子都循规守矩,不想临致仕前还改弦易辙……希望你能理解。”</p>

杨廷和心想:“在沈之厚身上,论资排辈的事就可以跳过,到我和梁叔厚的问题上就需要严格遵守?你老偏心也不是这么个偏心法!”</p>

谢迁又拿出一份手稿交给杨廷和:“接下来一段时间,内阁的事老夫便交给你们了,李公公那边老夫已打过招呼,他不会多加为难,有悬而未决的大事,等陛下回来后再行商议。之厚到底是能臣。”</p>

……</p>

……</p>

谢迁退出朝堂之前,表现出对沈溪的推崇,几乎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。</p>

甚至杨廷和在想:“若不知道的,还以为内阁首辅要由沈之厚来接任。这大明纲常,到了沈之厚身上便荡然无存,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吧?”</p>

以前杨廷和对沈溪的成见没那么大,但随着沈溪逐步崛起,对内阁的威胁逐渐提高,如今又跳过内阁管束成为皇帝跟前最受信任之人,于公于私,杨廷和都不服气,觉得沈溪真实能力不过如此,所有一切成绩都源自于前后两任皇帝的宠幸。</p>

内阁首辅接班人问题上,杨廷和未得到谢迁支持,但他没有放弃,频频在朝中奔走,但凡能见的权贵他都见过,如果皇帝召集朝议讨论继任首辅人选,他将得到诸多老臣、勋贵的举荐和支持。</p>

但之前他最希望的是通过这种走动赢得民意,从而获取谢迁的提名权,却未料触及谢迁底限,对杨廷和产生了戒备心理。</p>

杨廷和见过谢迁后,觉得自己现在面临的障碍实在太大,但他丝毫也不含糊,直接回内阁找梁储。</p>

梁储正在拟定票拟,见到杨廷和不明所以,因为对方已有多日未到阁部应卯。</p>

梁储对杨廷和没有太多苛求,他在内阁身居次辅,但在翰苑中声望却不及杨廷和,若非早一步入阁,甚至觉得自己本就该给杨廷和打下手,很多他处理不了的事情,比如说遇到疑难奏章,杨廷和基本都能搞定。</p>

“介夫这两日可是身子骨不适?朝中积压了一些奏疏,你先看看?”</p>

梁储见杨廷和回来,很是欣慰,毕竟可以多一个人来分担朝事,他也能轻省不少。</p>

内阁四位大学士,平时谢迁少来,甚至不来,杨廷和最近又一直借故不来,使得所有的差事都压在梁储和靳贵身上,而靳贵资历又浅,很多事情做不了主,使得所有事情都需要梁储费心。</p>

杨廷和坐下来:“我刚去见过谢老。”</p>

“哦?”</p>

梁储亲自端了一杯茶过来,放到杨廷和面前,道,“谢老有何嘱咐?”</p>

杨廷和目光如炬,望着梁储道:“谢老让我以后好好辅助你,打理好内阁之事。”</p>

虽然语气平静,但话语中明显带着浓浓的妒忌。</p>

连梁储都能听出对方言语中的不满,就像是原本属于杨廷和的东西被梁储夺走。</p>

梁储并不想评价谁来继任内阁首辅之事,因为在他看来,规矩始终是规矩,他梁储就是入阁比杨廷和早,若是想他让贤,除非是就此退出朝堂,而梁储自认为身康体健,尚能为朝廷效命几年。</p>

梁储道:“谢老春秋鼎盛,实在不该轻言离开朝堂,朝堂需要他这样的能臣辅佐。”</p>

杨廷和道:“叔厚,你真如此看?”</p>

被杨廷和如此质问,梁储面子稍微有些挂不住,道:“介夫,很多事还是冷静下来处理为妥。”</p>

梁储把杨廷和当朋友,不想因此而跟杨廷和交恶。</p>

以后同殿为臣,需要互相扶持,至少梁储不认为要跟杨廷和产生对立,这对朝堂的稳定不利。</p>

杨廷和显得很愤慨:“令我不能心平气和的,是谢老对之厚前后态度的不一……之厚太过年轻气盛,所做之事皆肆意妄为,今日或许他取得一些成绩,令边疆稳定,四海称颂,甚至朝中上下也受其蒙蔽,但长久来说,如此一个年轻气盛的重臣,再有一个整日只知吃喝玩乐的帝王,将把大明带进何方?”</p>

“啪!”</p>

梁储突然一拍桌子,厉声喝斥道:“介夫,你这话就过了!这是作为臣子应该说的话吗?”</p>